首页 > 九游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九游会J9·(china)官方网站-真人游戏第一品牌|2016年威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要点发布

发布时间:2025-10-17 11:27:53    次浏览

中国山东网威海10月28日讯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总体目标是: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好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产出来”“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推进农业标准化,构建从农田到餐桌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体系。主要目标是:深入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严格执行农药经营告知制度,主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5%以上,实施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实现农产品产出安全,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努力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深化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6月初由市政府召开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工作推进会议,针对各部门、区市在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督导和安排。6月20日前,市直各部门对照问题清单,逐项提供相应材料报送市农业局,确保市级档案材料完整。6月30日前,各区市都要在城区主要道路或是出口处的醒目位置再新增加2块以上的大型宣传牌,每个乡镇、村居都要张贴宣传标语和口号,努力营造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确保群众满意度调查满意率达到70%以上。同时,每个区市都要打造3-5处示范点,包括机构建设、投入品管理、生产基地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来准备考评组到现场参观、核查。7月1日起,由市农业局牵头,海渔局、畜牧局等相关部门参加,每个区市搞一次模拟测评。7月10日前后,由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做一次群众满意度调查,测评和调查的情况及时上报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7月下旬准备迎接农业部第二轮考评,核查、抽查符合要求的,将正式命名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并将在成都“两个创建”现场会进行授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4月初启动威海市2016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市、县层层制定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开展春、夏、秋等农资使用高峰季节的农资打假专项行动,以治理突出问题和防范风险隐患为目标,开展拉网式综合执法大检查,把所有农资店和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规模生产主体、瓜菜果茶生产大户全部纳入检查整治范围。同时,强化农药经营告知公示制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药和非法添加隐性成分农药的行为。强化田间生产档案管理,指导农产品生产者安全科学使用农药,严格落实安全间隔期,严厉打击违规使用禁限用农药的行为。建立农安、食安、公安“三安”联动协作机制,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相衔接,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农资打假工作的常态化联系。 加快推进追溯管理以推进监管信息化、智能化为抓手,提高监管效率为中心,构建市、县、镇、村联动的监管信息平台。7月份将完成市级整体监管网络体系建设,建立1个市级中心和7个县级分中心,把生产监控、投入品监管、检验检测、质量追溯、预警应急和远教宣传六大功能全部纳入系统,实现对辖区内重点农产品的生产、供应、检测等关键环节的全程监控,以及面向公众提供质量安全信息查询、农产品溯源信息查询、投诉举报、专家视频会诊等服务功能。同时,以责任主体和流向管理为核心、以追溯码为载体,加快建设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在投入品方面,推广闭环管理和农资“一卡通”的管理模式,提高监管效率,实现农资购买实时可追溯。在农产品方面,以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生产大户和标准化生产基地为重点,健全生产过程档案,为农产品建立信息身份证,保障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的衔接机制有效运行。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健全农产品安全诚信联盟体系,在各类农业奖补政策上给予重点倾斜,并通过各种媒介广泛向社会宣传推介,让安全和诚信转变为价值;为所有监管对象建立诚信档案,充分发挥社会征信体系的作用,增加违法成本,让违法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强化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制定《2016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计划》,跟进当季蔬菜、水果的抽样检测,提高检测频率,加大监测密度,扩大监测范围,确保无死角、全覆盖。荣成市、乳山市和文登区定量检测样品400个,环翠区、经区、高区和临港区定量检测样品100个,确保我市主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5%以上。同时配合做好上级监测工作,省厅计划开展4次省级果菜农药残留例行监测,4次监督抽查,并做好省厅关于韭菜、水果等专项监测工作。二是进一步强化应急处置,落实职责任务,加强应急培训与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大舆情监测力度,更加重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途径,及时化解和妥善处置各类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事件,严防负面信息炒作和放大。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推进标准化,前提是有标可依。要根据地域特色,完善我市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标准制修订和转化应用步伐,要与时俱进。同时,要高度重视标准实施问题,面上要抓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推广按标生产技术;点上要抓好“三园两场”,扩大建设规模,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产品上抓好“三品一标”,加强品牌培育,推动形成优质优价机制,鼓励支持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市场主体发展“三品一标”产品,申请著名商标、驰名商标,鼓励行业协会等组织培育集体商标和品牌,提升我市农产品品牌形象。全年计划新增农业标准化基地8万亩,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0个,“三品一标”产品认定面积占当地食用农产品总面积70%以上。同时,强化证后监管,加大抽检力度,严厉查处不合格产品、不规范用标产品以及假冒产品,严格退出机制,做到“发现问题,坚决出局”,切实维护好品牌的公信力。加强基层监管能力建设进一步理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抓紧推动健全县、镇、村三级机构队伍,补齐装备短板,尽快提高监管保障能力。加大网格化管理办法推行工作力度,明确每一级每一个网格管理者的职责要求,量化细化管理标准,建立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提升监管人员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同时,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队伍培训力度,提高各级监管、检测及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业务能力,尽快构建起一支“懂政策、懂法律、懂技术、懂管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